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 行业动态 >正文
【夏文化新探索15】夏文化中的陶礼器

2023-08-14 09:15:14     来源 : 许昌日报社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龙山文化鸟喙足盆形鼎

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载: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,祀有执膰,戎有受脤,神之大节也。”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,就是祭祀和战争是国家的两件大事,祭祀有分祭肉之礼,战争有受祭肉之礼,这是和神灵交往的大节。由此可见,古人把祭祀和战争视为国家的两件大事。与国家的形成过程相伴,祭祀和战争当中使用的礼器也日益成熟。

考古学研究成果表明,中国的国家作为一个实体,经过了古国、邦国、王国不同的发展阶段,直到夏代才形成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。具体而言,早在仰韶时代中期即庙底沟文化时期,等级分化已经开始,阶层已经出现,最初的国家已“崭露头角”,如黄河中游的庙底沟古国、崧泽文化的东山村古国等;仰韶时代晚期开始在各地出现一个又一个古国,如辽河流域以牛河梁遗址为中心的红山文化古国、黄河中游的河洛古国等;到了龙山时代出现了长江下游的良渚王国、长江中游的石家河王国、黄河中游的陶寺王国、黄河下游的龙山王国等。

龙山时代的礼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。从礼器的材质而言,黄河中下游地区以陶质礼器最常见。如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以鬶、蛋壳陶高柄杯为代表的一套酒器构成礼器;良渚文化的陶礼器以鼎、豆、簋、盉、壶、贯耳壶为基本组合方式;豫中地区以陶礼器爵、盉、觚、鬶为基本组合方式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龙山时代中原地区的礼器种类较多,组合比较完备,可细分为食器、酒器、兵器、工具等。夏代初期即中原龙山文化晚期的陶礼器不仅种类丰富、造型精致,而且陶质礼器甚至出现了“列器”现象。如在禹州瓦店WD2H121灰坑中出土了9件陶鼎、5件陶瓮,依个体大小排列有序,专家推测或为“列鼎”“列瓮”。

夏代,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已经形成,礼制再次得到了发展,夏代礼制通过与王权相结合,发展成为最高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手段之一。

新砦文化时期的陶礼器,有双腹豆、觚、盉、鬶、尊形器等,继续朝陶礼器的方向发展。到二里头文化时期,陶礼器发展为由爵、觚、盍、鬶、尊、豆、簋、贯耳壶等组成。著名考古学家邹衡先生早就指出,“觚、爵、鸡彝、瓦足皿等四器,大都来自东方或者同东方有着密切的关系,此四器是夏文化中主要的礼器。它们的存在,应该体现了夏朝的部分礼制”。我们相信,随着考古工作的持续发展,夏代陶礼器的发展轨迹将日渐清晰。

编辑:刘靖雯 校对:龚政明 责编:杨伟峰 终审:刘力华

标签:

X 关闭